问医通 资讯 国家卫健委发布新版近视防治指南,强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国家卫健委发布新版近视防治指南,强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2024年06月04日 03:52

5月3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病理性近视相关眼底病变已成为我国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指南》明确了近视的定义、分类与分期、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介绍了近视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依据相关专家共识,从公共卫生层面将近视防控分为近视前驱期(近视前驱状态)、近视发展期、高度近视期、病理性近视期,并对不同分期给出了指导建议。

《指南》介绍,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儿童青少年首先要保证户外活动的时间量,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不仅在学校要多进行课间户外活动,而且放学后和周末在家庭主导、家长或监护人参与下也要积极进行户外活动。

《指南》进一步明确了近视的矫正和控制措施,旨在指导医疗卫生机构、近视防控专业技术人员等为儿童青少年选择适合的矫正方式。需要注意,近视矫正手术是通过手术方式改变眼的屈光度,术后近视患者眼底的结构并未发生改变,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拉长多伴有眼底病变,手术并没有从根本上治愈近视。因此,术后仍要像术前一样注意用眼卫生,有眼底改变的近视者,依然需要定期检查眼底。此外,角膜塑形镜和多焦软镜等器械及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都是控制近视进展的措施,使用后也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近视。

“对于家长在近视防控领域常陷入误区,认为只要采取医疗控制手段就能有效控制近视,然而实际效果并非如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医师表示,近视防控包括行为学、光学手段和药物控制三大方面。行为学涉及户外活动、用眼习惯、坐姿、光线等多个因素;光学手段则包括功能性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等,需根据孩子敏感性选择;药物控制方面,低浓度阿托品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外,遗传因素也是重要影响因素,高度近视父母的孩子控制效果可能较差,需及早预防。(张梦凡)

来源: 光明网

最新资讯
当你身上有疥虫时,硫磺皂会是救星吗

疥虫感染会引发疥疮,出现皮肤瘙痒、丘疹等症状。硫磺皂对疥虫有一定作用,因其含硫磺成分有杀菌、杀虫功效,但也存在局限性。治疗疥虫感染还可使用药... 查看原文

想象一下,做完包茎手术后得不到家庭关怀会怎样

做完包茎手术后得不到家庭关怀,可能会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大、术后护理不到位、康复进度受影响、饮食营养不均衡、并发症发现不及时等。1. 心理压力... 查看原文

自己测眼压,这5个步骤要牢记

自己测眼压的5个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正确姿势、清洁眼部、测量操作、记录结果等。1. 准备工作:在进行眼压自测前,要确保眼压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查看原文

适合孕妇食用的优质蔬菜推荐

适合孕妇食用的优质蔬菜有菠菜、西兰花、胡萝卜、西红柿、芦笋等。1. 菠菜:菠菜富含铁元素,对于预防孕妇缺铁性贫血有重要作用。同时,菠菜中还含... 查看原文

社区健康促进:如何正确判断宝宝脑缺氧知识科普!

判断宝宝脑缺氧可从宝宝的行为表现、呼吸情况、皮肤颜色、肌张力以及生长发育等方面入手。1. 行为表现:脑缺氧的宝宝可能会出现过度兴奋或抑制的状... 查看原文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互联网医院服务号 提供预约挂号、在线问诊服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家庭医生在线订阅号 提供专业的健康信息服务

微信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家医视频号 提供优质的健康科普视频服务

微信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我要提问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