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心悸的含义是什么
中医里心悸的含义是什么
2024年11月27日 21:02
中医里的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常伴有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等症状。引发心悸的原因较多,如体虚劳倦、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外邪、药物损伤等。
1.体虚劳倦:平素体质虚弱,或久病失养,劳伤过度,导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2.情志失调:长期抑郁恼怒,或忧思过度,使气机郁滞,心脉不畅,或化火生痰,扰动心神而心悸。
3.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酒无度,损伤脾胃,聚湿生痰,痰浊上扰心神而致心悸。
4.感受外邪:风、寒、湿、热等外邪,由表入里,内舍于心,扰乱心神而心悸。
5.药物损伤:用药不当,损伤心之气阴,引起心悸。
总之,心悸的发生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或心脉不畅所致。若出现心悸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辨证论治。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情绪过激、饮食不节等。
2024年11月27日 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