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黄疸分生理性、病理性和母乳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宝宝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黄疸出现后第2-3天最明显,7-10天黄疸消退,最迟不能超过生后2周。早产儿可延迟至生后3-4周退净。宝宝除黄疸外,其它各方面都表现正常,如吃奶、睡眠、哭声、大小便、体温等,无需特殊治疗。病理性黄疸:宝宝黄疸出现早,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严重时生后几小时就会出现黄疸,一般最早出现的部位是巩膜和面部。黄疸出现时间常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黄疸严重时会影响宝宝的视力、听力、脑神经等。
如果宝宝生后2周仍有黄疸,无论血清胆红素是多少均提示是异常情况,妈妈们最好带宝宝到医院做系统检查和积极治疗。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开始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一般出生7~14天出现。可持续数周到数月,而其他方面正常。母乳性黄疸宝宝可以继续吃母乳,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喂奶最好在每天10次以上。
如果血清胆红素在275~425μmol/L(16~25mg/dl)时停母乳,改配方奶喂养2天以上,直到胆红素降到安全范围。
如果宝宝黄疸值稍微偏高,临床普遍使用蓝光照射,使宝宝身体中来不及处理的胆红素,经过血液循环达到皮肤,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的症状就能改善。
另外,妈妈们在照顾黄疸宝宝时要仔细观察宝宝的日常生活,从肤色、身体状况、大便颜色等,让宝宝多吃多喝多拉,每天坚持晒晒太阳,会加速黄疸的消退。
